在南非做志愿者🇿🇦

Trip Journal/ South Africa

碎碎念

行前碎碎念

虽然马上就要出发了行李还没收拾呢(标准p人)但还是想记录第一次一个人的跨国飞35h+旅行

在疫情刚爆发的2019年,偶然的机会看到了Polly的一个女仔去XX系列(给全世界安利RedisPolly 我的虚拟赛博crush和最想成为的人之一 另一个是世界末日红旗手旗旗!)

2019年之后回国gap 又回美国上学 毕业 工作

我的人生好像在这么按步就班成为无数个普通人的路上,但我又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讨厌一成不变和被困在原地的生活。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想回国的原因,我不想不能完全没办法接受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新鲜感、对未知的期待,无穷无尽的变化是我活着的养分。

但没办法我同时又是全世界最庸俗的人之一,总想着在放弃什么追逐什么之前最好先有保障,想抛下一切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又舍弃不了已经拥有的一切,没办法真的洒脱。

其实一生中明明每个人是独处的时间最多,可是我从前却好像总宁愿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也舍不得花时间去认识自己。而在羡慕别人生活在别处的自由随性的时候怎么就忽略了明明我也是有这样活着的选择权的呢?是的呀,我当然是可以一个人做到任何事情的!

首先是扔掉必须有人陪和成双成对的观念束缚,然后出发就可以了。

必须承认把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些别人说是为人必须要做的todolist从人生清单里划掉以后,我的短暂生命反而开始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和自由。 先是回归一个人的状态,然后拥有全世界。

以及为什么是义工不是safari: 1.拖延症,本来计划七八月就走的行程愣是拖到了年底,错过了季节; 2.很多人在做的事情我不想做; 3.意识到人生已经享有太多privilege,希望可以切实地为地球和大自然做点什么; 4.期待也喜欢和陌生人奇妙的相遇(我是那种会坐上陌生人的摩托车后座就一起去看海潜水的人 虽然不太喜欢人类但没办法对人类有设防的信任

回归行前准备,我是一个很讨厌程序化做事的人,讨厌填表格,不喜欢做周密计划。但在人类社会生存就要遵守规则。开始任何说走就走的旅行前,还是要做很多准备的: 1.和Wildlife Foundation联系; 2.去Namiba大使馆办签证; 3.买机票

飞机上的碎碎念

以为睡醒一觉正好抵达目的地,结果发现甚至飞机还在滑行,根本没有起飞。体验一种时间认知混乱的失序感,在逼仄的机舱、幽暗的光亮、浑浊的空气和耳畔嘈杂的飞机轰鸣声里。

究竟是在旅行的大概哪一个阶段才开始可以体会脚踏实地的真实:扔掉悬着的心、不切实际的期待,或许还有一丝迷茫和虚无感的呢我不晓得。

但在飞行的此刻,我却很坚定地体会到了双脚离开土地穿越在云层上所产生地无法被抑制住得失控的混杂着恐惧、紧张和兴奋的快感。

从前我把这种情绪称作自由,但突然我想定义它是无法控制地觉得自己渺小,在抬头就能看到的一排排蓝色、红色和黄色的稳定发光按钮和散光的眼睛里映射出的发散的光晕里产生的情绪。

我想我其实懂得人生是不能被真正掌控的自由,可还是在一些瞬间俯视着舷窗下面的万家灯火有想掉眼泪的冲动。

昨天看wish说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但是真的能挣脱地心引力飞起来的却没有几个)。

我一边贪恋着没有任何束缚飞在天空上的感觉,一边忍不住不停地想着没办法,人总还是要跟着像鸟的形状一样的铁块慢慢再降落的。而这一路上除了渴求平稳和安全,好像也别无所求了。

至于在终点会看到什么,有会飞的错觉的时刻里好像真的从没去想过。

两天见闻

来南非两天啦

我看到的 感受到的 经历的和体验到的 不是库切《耻》的非洲 不是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非洲 不是柏瑞尔·马卡姆《夜航西飞》的非洲 当然也不是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的非洲

从别人的形容里了解任何人都会充满偏颇 更别提 一座城市 一个国家 一块大陆 一个种族 一种文化 一些人了

语言在任何经历面前总太苍白无力了 我原本又怀抱着怎样的期待的呢 自然会全部都落空 不过总会有新的惊喜和奇遇发生 比如说比如说…

比如说什么呢? 也许答案就已经书写在我打开门的这个瞬间了吧

遇见Maria

Maria是我遇到的最开朗活泼、好相处,有人格魅力的女性了。即使把跨度拉长到近三十年的整个人生来看,也是一样。虽然她常常突然跳舞,表演切到手指或者被躲在水里的蛇咬来吓我们,但人人都喜欢她爽朗的笑和乐观的性格。如果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是快乐的代名词的话,她一定是最好的例证。

我一直以为快乐的人是在试图用豁达积极的性格掩饰不愿被人看穿的痛苦。因为被很深地伤害过,所以希望能用爱治愈其他人。

因此在Maria给我们分享自己三周前刚刚结束的那段糟糕的婚姻故事时候,我毫不意外。

在非洲,性教育和女权主义观念的滞后早已在我的预期之中,而男人会出轨的这件事更类似于一种常识,全世界都如此。Maria的故事是许多女性都曾经历或将来可能经历的生活:在很年轻的年纪怀孕生宝宝,丈夫在她外出务工后打电话告知她自己和两个女人睡了,让她快点搬出原来的家。但她的故事没有结束在自怨自哀的埋怨、悔恨和痛苦里。 作为在南非传统观念中成长的女性,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不理解毅然地坚持决定离婚,扔掉了男人送的婚戒,一个人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独立工作,熬过了繁琐艰难的离婚程序,终于恢复了自由无拘束的快乐单身状态。

当然人总是要从失败的经历里学到些什么的:Maria学到的是世界上也许还是存在几个稀有的“好男人“会和你相知相恋相守一生并且彼此忠诚的。尽管我对异性恋之间存在这种感情的可能性完全不认同,但看到一个在规训里成长的女人,经历过糟糕的选择,依然坚信美好的存在,还是一件令人触动的事情。

只是可惜,阳光之下能被看到和讲述的故事往往都蕴含劫后余生重获新生的美好愿景。而还没有走出来的,Maria转述给我们的那些:身边十四五岁怀孕嫁人了的未成年妻子;丈夫酗酒只能靠女人们出来工作赚钱(甚至政府机构用分发食物代替工资作为报酬因为钱会被男人拿走买酒)的家庭。这些女人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推荐指数

⭐⭐⭐⭐⭐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 岛的星球已稳定运转了 0 个地球日
🌠 已有1.4k宇宙电波以汉字形式被发射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