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你好,又见面了
三年内第六(第七?)次纽约行,依旧是在毫无计划的两天周末:一张廉航机票,一家实惠的华人民宿,一个把胃塞满中餐的目标,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生活在别处?
虽然也象征性地打卡过游客经典地标,但或许因为在法拉盛停留次数太多,千人千面的纽约在我心中,浓缩具象成了一个脏乱却充满烟火气的农贸集市——一片美国的中国,一套几乎与纽约主流文化平行运行的独立华人社会系统。
非法移民构成的廉价劳动力、产品趋同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华人社会内部独特的经济生态,共同支撑起低廉的物价。同时因为主要服务对象是华人,餐馆不必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去“改良”,于是连食物都维持了一种文化上的纯粹与味觉上的不妥协。在这套系统里,我们可以用普通话和粤语畅通无阻地生活,廉价餐馆、理发店、美甲店、移民服务、月子中心一应俱全,像是几代华人移民的集体记忆被摊开、晒干,封存在这片潮湿、拥挤、喧嚣的街区,交织成一场巨大且恍惚的海市蜃楼。
街上每个擦肩而过的身影都令我充满好奇:他们是逃离者,是定居者,是夹缝中的生存者,还是像我一样临时的过客?在法拉盛,你甚至不必懂英语,也能在美国活下去。每歌偶遇的路人,都像另一种可能版本的"我"。
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里?明明我一直那么努力地远离这片土地和文化,却总忍不住在某个倦怠的节点回头,像定期吸氧一样,回到这个能给我安全感的文化母体。即使我早就没有中餐执念,而食物能给我的满足感也越来越淡。也许我一次次地回来,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我曾这样生活过。
纽约,我的眼中
那么从法拉盛开始延伸出去,我对整个纽约的认知是真实的吗?我多次、短暂地触碰它,观察它,在语言和文化的隔膜中尝试建立和它某种"联结",窥见某种生活。我和这个城市之间似有若无的亲近感,是我的幻觉吗?生活在其中和路过的一瞥当然不同,但这不意味我的一瞥看到的就全都是虚假的。
把视角从法拉盛转开,我看到的纽约是这样的一些碎片——
隧道里,叼着半片披萨、见到人类毫不害怕,昂首阔步跑过的胖老鼠;
工地旁,颧骨高耸、眼皮下垂,当街拉客的东亚性工作者;
公交站旁,用塑料瓶互殴的流浪汉和穿西装的行人;
时代广场上,载满游客,挂着彩灯、音箱循环播放"Welcome to New York"的人力三轮车;
潮湿、混合着金属锈蚀和各种分泌物气味的昏暗的地铁站;
永远在低空盘旋、飞来飞去肥嘟嘟的鸽群;
不绝于耳的汽车喇叭声和随处可见的工地脚手架…
亨利米勒说:“一想到惠特曼歌颂过的曼哈顿,我心中便产生一种盲目的狂怒心情。纽约!...到处是千篇一律的面孔、街道、大腿、房屋、摩天大楼、饮食、海报、工作、罪行、爱情……整个城市建筑在一个空空如也的坑上,没有意义,完全没有意义。”
我瞥见了亨利·米勒大概并不在意,或者习以为常的那部分纽约,但却构成了我——一个匆匆过客对这座城市全部的感知与体验。
它陌生、真实,有质地,有触感、有味道、有边界,与我格格不入,是异乡,也是镜子。
穿行在高楼之间,被凛冽的风推着往前走,或被细密的雨丝扑打着脸,我在心里不断重复的声音是:This is not my city。
可是我的城市什么时候又真正成为过我的城市呢?我们一次次逃离熟悉的地方,抵达另一个暂时陌生的新地点,重复过往的人生,直到我们厌倦,再次打包行囊离开,继续经历、继续重复。我们以为自己开始了新生活,却不过是换了张地图重复旧生活,最后我们意识到: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任何一种生活,都是无意义的重复。 终于我们老到不敢再去闯,于是停留在最后一个落脚的地方,给这种妥协与疲倦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归宿。
也许我们不是终于找对了地方,而是终于停止了移动。
一名游客的碎碎念补充&分享
行前
- 机票: Spirit® Airline,往返70块钱;
- 住宿: 华人168上随便找的民宿,付现金50块钱一晚,两个queen size床,还算简单干净,隔音不太好,提供基本洗漱用品;
- 计划: 无。
吃了啥
-
茉莉奶白/Molly Tea(地址:37-11C Prince Street, Flushing)
推荐指数:⭐⭐⭐
在王子街路过店门口长队至少五次,终于第六次没忍住跟风打卡。点的是:Snowy Jasmine(有雪顶的一朵茉莉花);配料:Green Tea + Milk + Jasmine Cream Frappe,八块钱,喝完感想:不难喝但也没到值得排长队的地步。
-
太二酸菜鱼/Taier Suancai & Fish(地址:133-36 37th Ave F17, Flushing)
推荐指数:⭐⭐⭐⭐
朋友想吃,点了一大盆两人份酸菜鱼和小酥肉,鱼片鲜嫩,汤底酸辣适中,毕竟北卡吃不到酸菜鱼,小酥肉就很一般。
-
满小满粮食铺/MXM Foods(地址:41-28 Main St, Flushing)
推荐指数:⭐⭐⭐⭐⭐
来之前在小红书收藏了至少五篇相关帖子,就是大饼卷一切的中式卷饼,物美价廉绝对好吃!量大点一份可以吃两顿!虽然我一顿就吃光了。这家的麻糍也好吃便宜!
-
Xin La Gong Fu/辛辣功夫麻辣烫(地址:35-48 Union St, Flushing)
推荐指数:⭐⭐⭐
深夜在所剩无几的选择中选了这家麻辣烫,中规中矩。但店里的"变态辣"真的是变态级别的辣…点完后老板还特意确认"确定要变态辣吗?“我自信地点头结果后悔不已,用凉水冲舌头八次。
-
云吞妹/Maxi’s Noodle(地址:59-20 MAIN ST, Flushing)
推荐指数:⭐⭐⭐
朋友吃云吞说蛮好吃的,我点了一杯柠檬利宾纳。不好喝且要五块,没喝完扔了。
-
东王朝/East Buffet(地址:4207 Main St, Flushing)
推荐指数:⭐⭐⭐⭐⭐
不用给小费和服务费的早茶,是好吃的,热腾腾的,感觉不是预制早茶。客人很多有时候要等很久小推车才经过。
-
快车道粗粮煎饼/Followsoshi (Quicitop)(地址:135-24 40th Rd, Flushing)
推荐指数:⭐⭐⭐⭐
以前来每次都吃煎饼,这次赶飞机之前买到了最后一盒驴打滚,北儿京儿人儿的怀旧感情使然,吃起来味道还可以8,不太甜,黄豆粉裹得满满的.
-
新世界美食广场/New World Mall(地址:136-20 Roosevelt Ave, Flushing)
推荐指数:⭐⭐⭐⭐⭐
每次都买的西安凉皮拼面皮!白吉肉夹馍!还有新疆烤包子!
-
老爷爷卖的豆腐脑/Soy Bean Chan Flower & Gift Shop(地址:135-26 Roosevelt Ave, Flushing)
推荐指数:⭐⭐
物美价廉(6块钱一!大!盆!),但是特别特别特别咸,配料也完全不是北京豆腐脑儿的味儿呜呜呜。
-
热麦时光/Barley Time(地址:38-18 Prince St, Flushing)
推荐指数:⭐⭐
买了一个小熊面包,里面是超级难吃的人工草莓馅儿,明明看起来那么可爱,咬一口全是化学糖精味。不知道别的面包好不好吃。
随便整理了下记得吃过的东西竟然就有这么多..短短两天…吃胖了6.5斤真的一点也不冤枉…(´-ι_-`)
买/消费了啥
-
逛了Arc’teryx Broadway Alpha Store,结果两件打折衣服就让我"今年不买新衣服"的誓言瞬间灰飞烟灭(默哀三秒)。深刻认识到自己就是消费主义的完美猎物——明明衣柜里当季衣服堆成山,看到打折标签的那一刻,理智就像纽约的温度一样直线下降到冰点。说到温度,谁能告诉我纽约为什么四月了依然这么冷?!穿着我的凉凉衣在百老汇街头瑟瑟发抖,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北极的热带鱼。这大概是我冲动消费了的另一个原因。
战利品清单:
Atom Hoody 虽然但是还挺保暖的。
Zoa Hoodie 其实我穿上以后有点像一只小号香蕉,但是…90块钱啊朋友们!你们说为了这个价格做一只香蕉值不值😭!
-
吃完云吞妹在隔壁理发店剪了一个头,加完小费不到40块钱,虽然镜子里的我好像一个刘胡兰。但夏天快到了嘛,做一个凉快的刘胡兰也不是完全不能忍受的事儿好像。
-
顺便一提朋友心血来潮做美甲,成品竟然几乎每个指头都有很多小气泡(非常基础的技术失误!!!)朋友给了小费以后将近一百刀,美甲师在我们指出问题以后还很不耐烦,越想越生气。决定挂在这里>W<!!!!
地址:MG Nail & Beauty(133-42 39th Ave #201, Flushing)
看了啥&影评
本来打算去看百老汇的Liberation,结果闭幕前最后一场40块钱的rush票没抢到,官网票价140美元一张实在下不去手,遗憾错过了这部作品5555。
于是临时决定去Film Forum支持了娄烨的《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和Hamdan Ballal的《No Other Land》,买了两个纪念冰箱贴,收集了好几张小明信片打算寄给朋友们。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An Unfinished Film (2024)
导演: Lou Ye
类型: Drama
剧情: A filmmaker's 20-year journey to complete an unfinished film from 2003, exploring how state censorship shapes art and mem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影评
No Other Land
No Other Land (2024)
导演: Basel Adra, Hamdan Ballal, Yuval Abraham, Rachel Szor
类型: Documentary
剧情: : 一部关于巴勒斯坦西岸马萨非尔亚塔地区的纪录片,记录了当地巴勒斯坦村庄面临的拆迁威胁和居民的抵抗行动。由一个巴勒斯坦记者和一个以色列记者共同拍摄,展现了双方视角下的真实故事。
影评
最后想说的一些
Tbh,每当这种时刻还是会羡慕大城市丰富的文化生活。夏洛特虽然也有独立影院,但放映作品的质量和多样性和纽约相比还是天差地别quq。无论是涉及敏感政治议题,还是小众的艺术表达,边缘的声音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总能找到自己的空间与听众。而这些细小的、支离破碎的文化体验,也一点点拼出了我心中复杂又丰富的纽约注脚。
遗憾和我一定会回来的!
鉴于吃太多并且时间很短这趟,还有三家很想吃的饭店没吃到,存在这里下次再去。它们是:
新诺兰新疆炒米粉;包不同胡辣汤和菜夹馍;路边摊的五块钱酱香饼
以及依然没机会逛独立书店,依然没去看过自由女神像,还没有买冰箱贴(每次旅游都买五个以上冰箱贴的我竟然没有买冰箱贴!)
补充
Lga机场的廉航航站楼小得惊人,公交直达法拉盛非常方便。 以及这次发现很多法拉盛小店不是只收现金了欸!